作為公司股東及鐵粉,老蕭打從 2020年就想要到「股神」沃倫·巴菲特及查理·芒格經營的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大會現場朝聖一番,但是卻被疫情打亂了計劃。所幸 2年之後得以成行,老蕭費時 51個小時,共撘乘 5趟航班(吉隆坡 - 新加坡 - 法蘭克福 - 紐約 - 芝加哥 - 奧馬哈),終於在兩老有生之年且同台主持的情況下圓夢。
這一趟旅程可說是收穫滿滿,且讓老蕭記錄和分享實訪 Berkshire 股東大會的心得。
為了讓許多因疫情仍面對生活開銷難題的家庭渡過難關,自 2022年4月1日起,至 4月30日的一個月內,僱員公積金局(EPF)允許會員從自己的公積金戶口提領 RM50至 RM10,000的存款。
相信大家也看過許多理財專家的分析,提領出來的畢竟是自己的「老本」,未來退休後的經濟來源,若沒有面對財務困境,許多朋友會選擇按兵不動,不去申請這項特別提款。這項措施在有人彈也有人讚的情況下,老蕭自己已完成了 RM10,000的提領。
這篇文章,老蕭嘗試換個角度來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不應該錯過將自己的部份「老本」從 EPF 「越獄」出來的理由。
即將邁入 92歲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 2月26日公佈了 Berkshire Hathaway (巴菲特經營的公司)2021年度的財報,與此同時,每年巴菲特都會為公司股東(包括老蕭)寫一封致股東信,而這些公開信,在投資界也被視為尚在更新連載的聖經。
這樣一年一封的致股東信,巴菲特已經寫了 57封,除了表現出巴菲特多麼珍惜他的股東,也帶出他一如既往的高度誠信及公開的態度。投資並非單純賺錢那麼簡單,在巴菲特的信中,總是為大家帶來許多價值與啟示。
老蕭閱讀了幾遍最新的年度致股東信,劃下重點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