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先分享在網上讀到的一則故事: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甄選全英國最好的馬車夫,最後有三個人被帶到女王面前,由女王親自面試。

女王只問了他們一道問題﹕「若是我的馬車要經過一個懸崖邊,你們如何保障我的安全?」

More...

第一位車夫﹕「陛下,我駕駛的馬車只離懸崖邊一尺,也絕不會出事。」

第二位車夫﹕「陛下,我駕駛技術更好,馬車離懸崖三寸遠,也不會翻落。」

第三位車夫﹕「陛下,我不走懸崖邊,我繞道走大路以保障您的安全。」

結果,第三位馬車夫獲得工作。

聰明的女王知道,保障安全的最佳方式,並不是靠「陷於險境時的解圍技巧」,而是「避免置身險境」。

英女王貴為一國之君,千金之軀不在話下,將這則故事的道理,套用在投資的操作上,我們辛苦賺來的每一分血汗錢,何嘗不也是「身嬌肉貴」?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審視投資報酬前,我們應優先考慮投資風險」的結論,選擇一檔投資標的的時候,無論是股票、基金、債券或其他,請先養成了解相應潛在投資風險的習慣。

為什麼有些標的可以提供更高的回酬可能?撇除詐騙,其原因也許是標的的規模、評級、品質存在落差,像是大型股 (藍籌股)vs小型股、投資等級債券vs非投資等級債券(垃圾債券),所面對的投資風險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投資風險及波動較高,有時未必就能斬獲更高的投資回酬;投資風險及波動較低,也不代表就一定穩賺不賠。

風險因素

投資時如果不具備「第二層思考」,有些風險因素很難被察覺。舉兩個例子:將錢全部長期投放在幾乎沒有波動的定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必須面對通脹風險(Inflation Risk),資本數額未來有所增長但價值下降;投資貨幣匯率波動高的外國股市,將面對外匯風險(Currency Risk),有可能從資本增長賺到錢,卻賠上貨幣兌換時的巨大價差。

如果不具「第二層思考」的能力,別沮喪,活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請利用網際網絡的資源,來提升自己判斷事物的洞察力。遇上「好到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投資機會,那就千萬先別相信,先到國家銀行及大馬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Commission)的網站,查閱投資者警報名單,看看自己是不是正面對詐騙集團的誘餌。

當確認投資標的不存在任何欺詐風險後,請先評估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接下才研究可能得投資報酬。獲得額外幾個 % 的投資報酬率當然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我們更重要的目標,其實是保障自己的血汗錢被投放在安全優先的環境,以確保自己的財務處境持續得到改善。

再說一個小故事作為結尾:美國互聯網巨頭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有次問「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而且你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之一,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巴菲特回答:「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很多人不知道,巴菲特此刻擁有的財富,有 99.8%是在他 50歲後才累積起來的,這說明了他的投資哲學——欲速則不達,投資優先求穩不求快,盡可能降低風險後投資好標的,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3年5月11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You may also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