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老蕭

May 3, 2021

由「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及其拍檔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執掌的Berkshire Hathaway,2021年度的股東大會圓滿落幕。

拖著疲憊的雙眼,老蕭完整追蹤了整場大會,這兩位年紀加起來快 200歲的老先生,還真是精力旺盛,連續回答好幾個小時的提問都是老神在在。要說哪個類型的投資者能從這次股東大會中獲益最多,老蕭相信那就是投資新手了。

一起來看看,理財老司機為大家整理的,巴菲特為投資新手帶來的啟示。

第一、投資不應從眾,不做產業趨勢預測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湧入股市的年輕人多不勝數,特別是千禧一代。巴菲特提點這些「股市新鮮人」,他說:「在他們認為,每天頻繁交易個 3、40次就能輕易賺到錢之前,理應先進行些許思考。」(To ponder a bit before they try to do 30 or 40 trades a day to profit from what looks like a very easy game

接著,巴菲特亮出了一張幻燈片,上面是 2020年時,全球市值前 20大的公司(為方便閱讀,老蕭為大家重製)。

他接著詢問,「大家認為,這 20家公司,在 30年後會是怎樣的光景呢?」「到時他們會有多少家還留在這個榜單上?5家?8家?」

作為對比,巴菲特亮出了 1989年(31年前)的榜單讓大家參考(見下圖)。

令人驚訝的是,30年前全球市值最大的 20家公司,竟然沒有一家在 30年後能夠留在這個榜單上面。巴菲特舉這個例子,意在提醒投資人,經濟發展的推進過程中,充滿著無可預料的種種事件。 巴菲特隨後補充,「顯而易見,世界將改變,而且方式非常戲劇性。」(The world can change, and very very dramatic ways

沒有一檔股票能夠永遠地當上「股市常勝軍」,而許多投資人,特別是投資新手,總喜歡一窩蜂地,朝股市交易最為興旺的地方湧去;或是對財經新聞報導下,被大量渲染的金融產品趨之若鶩;還有就是喜歡預測某某產業領域、某某領域將會是下一個淘金熱潮,來進行「押注式」的投資,這也形成了大家熟知的「羊群效應」(Bandwagon effect),由此,最終大部份人都得面對虧損。

巴菲特認為, 未來市值最大企業的榜單繼續出現變動並不稀奇,這些公司的產業類型也會依時代推進而大洗牌。如果選擇個股投資讓大家覺得困難,最好的替代方式就是投資基金,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與標的。

 

第二、慎選券商

在這次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揶揄美國線上券商 Robinhood,而孟格更是猛烈批評這家自2014年起,推行「零佣金」交易服務的券商。

重點就出在這個「零佣金」的噱頭上,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有,到頭來免費的往往變得最貴,Robinhood 就是很好的例子。在2020年12月,Robinhood 收到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出的 6,500萬美元的巨額罰單,原因是他們誤導了用戶,並讓客戶損失了總計 3,410萬美元。

(圖片來源: CNBC)

Robinhood 的牟利方式,是一邊宣稱其交易訂單的執行質量,能夠與競爭對手相媲美或超過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卻是將客戶訂單賣給其他做市商(也成高頻交易商),並從中獲得價差收入。

這樣的做法,代表著 Robinhood 並沒有幫助其用戶尋找最優訂單執行價格,換句話說,Robinhood 拋出「0佣金」的誘餌,用戶上鉤後,付出了看起來免費,但實際上高昂的隱形交易成本

孟格在股東大會上甚至形容像 Robinhood 這類掛羊頭賣狗肉的券商,「是骯髒的賺錢方式」,並有可能引起投機泡沫。據老蕭了解,除了 Robinhood,其實市場上還有多家線上券商同樣提供「零佣金」的交易服務,所以無論投資新手或老手,進行投資操作時要看清這一點,以避免因小失大。

想進一步了解,可以看這裡:零佣金券商,免費的午餐?還是得粒糖,賠間廠?

第三、別被虛擬貨幣投機割韭菜

眾所周知,巴菲特和孟格兩人都不是虛擬貨幣的粉絲。巴菲特曾說過:「虛擬貨幣基本上是沒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它們不會產生任何收益,擁有虛擬貨幣,根本稱不上投資。

而孟格也持相同看法,他甚至說自己厭惡比特幣的「成功」,虛擬貨幣只是憑空創造的金融產品而已,不喜歡虛擬貨幣對現有系統的綁架,比特幣與人類的文明利益背道而馳。

與股票、基金這類反映商業活動價值的投資不同,對於虛擬貨幣的投機熱潮,若你被吸引而投入其中,你能做的就是希望未來有其他人,用比你當初買入時還高的價格出現,拿走你虛擬貨幣錢包內的那一串數字,僅此而已。

第四、SPAC具投機性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 SPAC,它是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s Company 的縮寫,中文被稱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簡單來說,SPAC 就是一個上市的空殼公司,沒有產品沒有服務沒有任何生意做,成立和上市的目的就是(通常在兩年內)去尋找未上市的企業並進行收購。最近宣佈將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 Grab,就是通過與一家 SPAC完成合併來做到的。

而投資人願意出資投錢在 SPAC,就是以「買彩票」的心態,寄望自己投錢的 SPAC 能夠收購到優質的未上市企業。 SPAC 最顯而易見的風險就是,相對於過去企業申請上市必須走過完整的審核流程來到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與 SPAC合併就能夠省時省力,走了條捷徑。而這走捷徑的方式,對投資人而言,存在著審查過於寬鬆的潛在風險,一些有著複雜歷史、營運疑慮的企業,有機會通過 SPAC 成功掛牌。

此外,SPAC (通常)必須在兩年內完成收購,若無法完成就必須清盤將錢還給投資者。巴菲特認為,在時間壓力下,SPAC 的創辦人在不愿浪費已花費金錢與時間成本的情況下,有可能收購未盡理想的企業。老蕭認為投資 SPAC 等同於「買盲包」,把錢投資在不可知的標的上,這也是投資新手不可不防的風險

About the author 

老蕭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和我一起开启您的理财之路

订阅理财老司机,获得最新资讯的更新通知!

除此之外,老萧也会不时发送一些理财贴士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