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投保壽險,多年後「拿回錢」的迷思

by 老蕭

當你投保一份人壽保單時,是不是很在意多年以後,保單中將累積多少現金價值(Cash Value),讓你能在10、20或30年後,可以「拿回」這些錢?如果是的話,你很可能在買保險這回事上,一開始就有著錯誤的觀念,或被誤導了。

More...

在馬來西亞,1997年以前的人壽保險只有傳統保單,爾後大馬開始引入了投資連結保單(Investment-Linked Policy),由於後者的保單架構比起前者相對更加透明,在調整保障內容及保費也有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利用諸如儲蓄保單(Endowment Plan)及終身保單(Whole Life Policy)的傳統保單,來建構人壽保障的方式逐漸被後者所取代。以下內容,我們主要以投資連結保單來進行探討。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投資連結保單的架構及運作的概念。當投保人繳納保費時,這筆錢會分成兩個部份,「未分配保費」(Unallocated Premium)及「已分配保費」(Allocated Premium)。「未分配保費」是用來償還保險經紀的佣金、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及其他費用。

訂閱理財老司機,

您將最快獲得更新通知!

除此之外,老蕭也會不時發送一些理財貼士給您喔~

「已分配保費」則會購買投保人所指定的投資連結基金(Investment-Linked Fund)之單位,形成所謂的現金價值。保險公司通過你的年齡、性別、工作性質等風險因子,進行精算後,得出的保單實際費用,也就是保險成本(Cost of Insurance),並以扣除投保人的基金單位(現金價值)來償還。

由於壽險保單中的保險成本,會隨著時間推進,因通膨、風險概率(年齡越大,死亡風險就越高)等因素而持續增加。保險公司為了避免投保人在未來因各種因素,無法繳納足夠的保費最終導致斷保,因此讓投保人繳納高出支付各種費用、佣金及保險成本的保費,並將多出來的保費,分配到保險公司管理的基金進行投資,以期這筆現金價值能夠在未來有所增長,長期順利維持保單的運作。

很明顯的,投資連結保單中,連結「投資」的部份,並不是通俗意義上為了讓投資人的財富增長而進行的,而是為了讓該份保單不會面臨斷保而設。這也是為什麼老蕭會說,投保者想要在多年以後,從保單中「拿回」現金價值,作為一開始建構保單的考量,其實是個錯誤觀念。

羊毛出在羊身上

若投保人想要在未來坐擁巨額的保單現金價值,就意味著他必須從一開始就不斷地繳納更高的保費,形成更多的「已分配保費」,被投入到指定的基金中才能實現。但要實現這個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保單運行的初期(頭6-10年),投保者所付出的保費,其實有更多的部份,被歸納到「未分配保費」,而不是現金價值。這個比例是多少呢?假設每年繳納的保費為 1萬令吉,通常6年下來,已繳納的6萬令吉保費中,大約有1萬至1萬5000令吉左右,被用於支付保險經紀的佣金(各家公司設置不同,此例為預估市場均值)。

簡單來說,當你在6年的時間內「投資」了6萬令吉,但被扣除了驚人的費用後,實際本金被腰斬至只剩4萬多、5萬令吉的情況下,就像站在起跑點上還沒開始跑,先被勒令退了一萬步,距離終點當然是遙不可及。

此外,根據大馬人壽保險公會(LIAM)近期發佈的投資連結基金表現報告來看,由各家保險公司管理的基金表現也未盡人意。資產規模500萬令吉以上的傳統(Conventional)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及平衡基金,過去5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僅分別錄得+3.27%、-0.48% 及+1.63%;資產規模500萬令吉以下的組別則僅錄得+3.60%、+0.42%及+2.62%年化報酬。

說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保單中的現金價值,其實就是我們被剝了層皮後,預先多繳的保費而已。在大馬,想利用保單來「存錢」,並在未來「拿回很多錢」,是許多不善理財者的通病與迷思,若以投資的正確角度來看,在費用極其高昂、表現又差勁的情況下,這麼做只是在繳「智商稅」,花冤枉錢而已。

請記得,別用鐵錘硬敲螺絲釘,你該用的是螺絲起子。買保險,真的不是為了存錢、儲蓄、投資和累積財富;買保險,是為了轉移人生中的各種風險,在不幸事故發生時,讓自己和家人在財務上無需捉襟見肘,面對雙重打擊。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3年8月24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You may also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