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什麼是「心理帳戶」?先來試想兩個情景:第一、平時偶爾光顧的西餐廳,一份主食加飲料每人平均需要花四十令吉,但在聖誕節時光顧,明明是同樣的餐點飲料,每人卻得花費一百令吉,但你還是願意帶著家人去吃這頓「大餐」?第二,雖然心裡起了想要更換新手機的念頭,但平時拿到薪水時不捨得這樣做,等到公司派發花紅時,就肆無忌憚地拿著這筆「橫財」買下心儀已久的新款手機?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劃分心理帳戶,對個人理財來說其實是無傷大雅的,其實不然。

More...

上述的兩個情景,就是大多數人受到「心理帳戶」因素影響的例子。心理帳戶的概念,是由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所提出。塞勒認為除了銀行戶口、錢包這種實際的帳戶之外,每個人其實都會在內心自設各種心理帳戶,將錢劃分到不同種類的心理帳戶,再依據不同的心理帳戶——「這一筆錢是額外獲得的」、「這一筆錢是辛苦賺來的」,在心理上做出了價值不等的判斷,最終影響消費時的決策。

以一般打工人士來說,將收入進行不同心理帳戶的劃分,最常見的就是:一般月薪——省吃儉用的「薪水心理帳戶」;因優良工作表現獲得的獎勵(如年終花紅)——非得犒賞自己一番的「獎金心理帳戶」;不勞而獲的贈禮(如政府派發的援助金)——不隨便亂花對不起自己的「橫財心理帳戶」。

認知偏差

首先,從現實和理性的角度來看,你收穫的每一塊錢,無論來源是什麼,其價值都是同等的,對待這些錢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如果你不會將薪水帳戶中的錢任意揮霍,那同樣價值的一塊錢,就算來自你所謂的獎金帳戶,你也不應該為其尋找任性亂花的理由。心理帳戶這個認知偏差,容易導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不理性的消費舉措,有時無論是享用預算之外的大餐、在手機遊戲中課金、購買不實用的奢侈品等等,使我們的日常開支出現問題,理財規劃受到阻撓。

那要如何克服心理帳戶這個理財陷阱?我們可以預先擬定自己的每月支出預算,利用自己設立的各個支出類別帳戶如交通、飲食、娛樂、學習、日常用品等,告訴自己這些支出帳戶必須優先於任何心理帳戶,並對自己承諾無論該月獲得了任何「額外收入」,也不能因此超支。擬定支出預算,也就是以財務紀律,來對抗認知偏差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刻意延後消費,也是能夠令自己在花錢時納入成本考量,並消除心理帳戶因素所引起的衝動型消費行為。舉個例子,若你逛街時突然看中了某隻昂貴手錶,就在心中對自己說,「就算現在手頭上有錢,我也只能在三週後出手購買」,然後盡速離開該地。而接下來的三週,你就獲得了三思而後行的時間,有機會判斷自己究竟有多想要或需要那隻手錶,及自己花了這筆錢後,是否會犧牲掉擁有其他東西的機會,從而讓自己的錢,都能夠花在刀口上。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3年3月30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You may also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