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投資哪個產業領域好呢?先來瞭解「景氣循環」吧

by 老蕭

先前老蕭曾多次被讀者詢問過,在進行投資時,是否應該抱持著,特別看好某個特定產業領域的心態,針對性地投資在該領域的企業。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必須先瞭解經濟發展中的景氣循環規律。

More...

景氣循環的意思,代表經濟活動不同的起伏狀態,這個循環涵蓋「擴張–放緩–衰退–復甦」四個大週期,而這樣的循環週期,根據過往的歷史來看,會在6-10年的時間內,週而復始但不定期地進行輪動。必須注意的是,在大週期輪動時時期,也會出現循環的小週期,例如理應在復甦後迎來擴張期,但短暫地出現市場放緩的狀態。

那為什麼投資特定產業領域,必須先瞭解景氣循環呢?這是因為,在景氣循環中的不同週期,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投資報酬表現。舉個例子,以下為1960年至2019年美國股市,各主要產業領域,在輪動過7次大景氣循環的報酬表現:

資料來源: https://www.ssga.com/library-content/products/fund-docs/etfs/us/insights-investment-ideas/sector-business-cycle-analysis.pdf

從這個歷史記錄可以看出,各個產業領域處在不同經濟循環週期會出現落差極大的報酬表現,以非週期性消費(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為例,雖然在經濟放緩及進入衰退期時,有非常好的抗跌表現;但在經濟進入復甦及擴張期時,表現卻不如其他的產業領域。而科技領域的表現,能在市場呈現順境時,達到一騎絕塵的報酬表現;但在市場踏入逆境時,跌幅則是相對巨大。

若對經濟的景氣循環有所瞭解,投資人往往會呈現兩種主要不同的投資趨向。第一類投資人會利用景氣循環的特性,在不同的週期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在經濟放緩及衰退期選擇投資較為抗跌的領域,甚至是暫時退出市場;在復甦及擴張期則選擇能帶來更大潛在收益的領域標的。

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相當多的風險,就如老蕭所說,雖然景氣循環有跡可循,但依舊存在大小週期重疊,且不定期的輪動方式,這也是為什麼上述圖表的「週期數」各有不同,所以非常考驗投資人的眼光及運籌帷幄的能力。

於不同的週期在各產業領域「遊走」得當,有很大的機會產生超額的報酬,但若對循環週期估算錯誤,投資人就很容易反其道而行,聰明反被聰明誤。除此之外,若買入賣出的次數過於頻繁,產生的投資成本也會傷害資本的有效成長。

第二類的投資人,則會選擇較保守的道路,秉持買入持有(Buy and Hold)策略,讓手中無論來自哪個產業領域的投資標的,走過多個景氣循環週期,在複利效應下,「以靜制動地」產生長期經濟成長賦予的投資報酬。這樣的投資人和第一類相反,多數不太在意創造超額投資回報的可能,同時也不認為自己次次都能對不同景氣循環週期進行正確的進出場判斷。

無優劣之分

老蕭自身屬於第二類投資人,但必須聲明的是,無論是第一類或第二類的投資策略,客觀來說並不存在優劣的分別,選擇怎樣的投資道路,主要還是得回到自身,合乎自己的個性、能力圈,及對市場的敏銳度,無法一概而論。

還有一點想要提醒大家的,無論是投資在哪個特定領域的標的,還是必須對該標的有充份的認知,例如投資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你就必須瞭解該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對比競爭對手是否有足夠優勢、獲利的模式有哪一些、管理層的營運績效、該產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等等,畢竟身處相同領域的各家企業,表現未必就處在同一個水平。若單純依靠判斷景氣循環週期來「盲選」投資標的,通常沒有好下場。

如果你的個性較偏向第二類投資人,又不太擅長對投資標的的分析及估算,採用「一籃子買入」的投資策略,利用信託基金,將一整個國家或區域的市場,及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其實也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3年10月5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You may also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