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基金入場怎麼買?投多投少如何決定?

by 老蕭

「我現在有一筆閒錢,想要投資基金,我應該一次過買進?還是怎樣?」

許多剛開始接觸基金投資的朋友,都會有這個疑惑,而這種疑惑感的產生,來自於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別擔心,在這篇文章大家可以了解到,基金各種買進的操作方式,理財老司機也會和大家聊聊自己的心得。

More...

什麼是單筆投資?

假設投資人有 10萬令吉的投資本金,直接一次過把全部 10萬令吉的本金都投入一檔或多檔基金,就是單筆投資(Lump Sum Investment)。單筆投入是一種希望趁整體投資市場走低時,一口氣投入買在相對低點的方式,所以若投資時機得宜,獲利就會變得較大;若事與願違,在未來回頭一看,發現當初買進的時機,並不是自己所想的是個低點,帳面虧損的數額也就較大,等待市場回彈的時間也會較長。

若大家在網上搜索「單筆投資」這個關鍵字,會見到許多文章將「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拿來做對比,但老蕭並不這樣認為。應該拿來和「單筆投資」做對比的應該是「分批買入」的操作,原因會留到最後說明,讓我們先來了解「分批買入」。

什麼是分批買入?

同樣假設一個投資人,有 10萬令吉的投資本金,因為擔心單筆投資的入場時機不對,可以將這筆本金分拆成好幾筆,在設定的時限內,也許是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漸進式地將所有投資本金投入到市場中。進一步地舉例說明,若這位投資人決定在 20個星期裡,以每個星期 5千令吉的方式投入市場,就是分批買入的操作啦。

但是以這樣分批買入的方法入場,有時會在投資人的心理層面造成一種吊詭的情緒,因為他會在這 10個星期內,抱持著「希望接下來 10個星期基金價格都連續往下掉,這樣我就可以越買越便宜」的心態,但若是現實如想象地發生,這位投資人可能在幾個星期後,不僅沒有因為「越賣越便宜」而感到開心,反而是開始「懷疑人生」。相反的,如果在初始投資後,基金價格只漲不跌,投資人也可能會有「暗錘」(後悔)的心理,為自己當初沒有直接單筆投資感到沮喪。

所以是要單筆還是分批呢?

這裡需要考慮的點有兩個:你是否對自己掌握目前市場趨勢的動態有足夠信心?你投資的是單單一檔基金或是散佈在好幾檔?

如果答案是信心不足投資又集中,分批也許會讓你患得患失的心態得到緩解;若信心很足,再加上是一次過投幾檔基金,單筆投資也不會讓你感覺憂慮的話,大可以單筆投資的方式入場。老蕭並沒有一個制式的答案給大家,畢竟市場的波動有時是瞬息萬變,有時卻是好一陣子的風平浪靜,所以外在因素不可控的情況下,一切端看大家的心理建設做到如何。

如果你想盡量掌握目前市場趨勢的動態,可以參考老蕭這本電子書中的方法:《頂級基金投資者的秘密清單》

分批買入的建議

無論投資本金對你來說多龐大,老蕭個人建議不要把分批的入場期限拉得過長,最好不要超過 6個月。畢竟基金並非個股(單一股票),其實波動程度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比個股來得劇烈,時間拉得過長反而會被許多外在因素所影響,例如因為錢還在身上,突然有了一些消費的欲念結果把錢花掉,或是臨時起意改變了自己的投資計劃,這些都可能造成財務傷害。此外,過長的分批買入時限,也可能造成投資人的倦怠,甚至忘了在某個原定的投資天入場買進。

還有一點,那就是分批買進是擔心自己的入場點在較高的位置,那其實在第一次分批入場後,老蕭建議以第一次的入場價格作為標桿,接下來的預定入場點到來時,若基金價格真的比首次入場來得低,應該按跌幅加碼。以上述 10萬令吉本金,分 20個星期分批入場為例,若第一個 5千投入時基金價格是 RM1.00,第二個星期價格維持就再買進 5千令吉,第三個星期價格跌到 RM0.90(-10%),那投入金額應該增加 10%,投入 RM5,500

以此類推,下跌多少 %就加碼多少 %;價格維持或上漲超過 RM1.00,就機械式地投入 5千令吉,這樣的分批買入就能達到原定計劃,同時又能在價格稍低時攤平一些投資成本,累積更多單位。

什麼是定期定額?

每月在固定的日期,以固定金額自動(從銀行帳戶)扣款投資事先指定的基金,就是定期定額。

由於不管漲跌,每月都投入固定金額,漲的時候成本高,買到的基金單位就會比較少;行情不好時成本變低,就會買到較多單位數,所以定期定額具有平均分攤成本,越賣越便宜的效果,也稱為「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若認為基金有著長期成長的潛力,定期定額投入能在市場下跌時,快速的將成本拉低,當市場反彈時,就能夠更快轉虧為盈,長期累積下來報酬會相當可觀。

將你的基金投資想象成到市場上買雞蛋,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 RM1,000,若雞蛋的市場價格在這 3個月依序分別是 RM0.20、RM0.40和 RM0.60,第一個月你能夠買到 5,000顆雞蛋,第二個月可以買到 2,500顆雞蛋,第三個月則能夠買到 1,667顆雞蛋。三個月累積下來,你手中的雞蛋總數為 9,167顆,三個月投入的成本為 RM3,000,因此你的每一顆雞蛋的平均價格就是 RM3,000 / 9,167 = RM0.33

相反地,若雞蛋的價格並不是連漲而是連跌,從第一個月的 RM0.60跌到第二個月的 RM0.40,再跌到第三個月的 RM0.20,你會發現短期的價格下跌趨勢對你而言也會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在價格低的時候買入更多的雞蛋。

從這樣的說明,大家就能發現,定期定額的秘訣就是無論基金價格的如何漲跌,定期定額都要不停扣,別被市場波動所影響,長遠下來,你的基金獲利機會、穩定性都會大幅提高。

基金怎麼投資?完整開戶教學

為什麼不是從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之間做選擇?

再次用回假設一個投資人,有 10萬令吉的投資本金的例子,若這筆本金原本就是準備要進行投資的,但見識到了定期定額的好處,這位投資人把 10萬令吉拆分成每個月定額 RM500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結果就是,所有本金需要費時 200個月才能夠全部投入到他的基金投資中,這就造成了這 200筆的定額投資,最後一筆 RM500浪費了 199個月,最後第二筆 RM500浪費了 198個月,最後第三筆 RM500浪費了 197個月...

在投資的操作上,往往最昂貴的成本就是時間,也稱作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以最後一筆 RM500在第 200個月投入市場來看,前面的16年多的時光就被浪費掉了,若這檔基金每年能夠創造 8%的年化回酬,它在第一個月就投入的話,RM500的本金已經滾成了接近 RM1,900;但它被閒置了 199個月的話,它還是 RM500,且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199個月後的 RM500,價值也已經大幅縮水。

所以,若你也像這位投資人,有一筆準備進行基金投資的本金,你應該在單筆投資和分批買入兩者之間做選擇,而定期定額則是作為輔助的投資策略。應該定投多少錢,可以用「目標性」和「目的性」兩種因素來考量。

「目標性」定期定額 vs 「目的性」定期定額

「定期定額好好喔,長期會增加勝率,那我應該定投多少錢呢?」

大家在思考這一點時,可以看看自己定投的出發點是哪一個:

目標性定投的意思,就是「以終為始」的一種策略。假設投資人今年 35歲,期望在 55歲退休,屆時基金資產,也是他的退休金能夠累積到 167萬,這就是他的目標。假設基金長期年化回酬率為 8%,初始投資額為 10萬令吉,就能夠算出他在接下來的 240個月(20年),必須往他的基金做每月 RM2,000的定投,才得以達到目標。

另一個是不設目標的情況下,純粹為了實現定期定額拉低投資成本這個出發點的做法。假設一位投資人月薪 4千令吉,每月可以存下 1千令吉做投資,因此設好 RM1,000的定投數額,這就是目的性定投,就這麼簡單。

長期定期定額出現的鈍化現象

無論是定期定額多數都是從小資金開始,以定投 1千令吉的例子來看,若假設投資人投資的基金組合,長期年化回酬率為 8%,5年後 60筆的定投已讓基金資產,累積至大約 7萬 5千令吉,下一筆 1千元定投,對總資產的影響僅為 1.3%,若剛好價格下跌,買進時拉低成本的效果也沒有比之前來得好,感覺有點九牛一毛,這就是「鈍化現象」。

長期的定期定額投資必然會出現鈍化的現象,所以若是目的性定投作為出發點,如果情況允許(如加薪後可存下更多的錢),投資人應該隨著時間推進,增加定額的數目,或是在基金價格走低時加碼。

基金怎麼投資?完整開戶教學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股票)和信託基金的購買或認購的邀請、邀約或建議或任何招攬。
本網站所提供資料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您應參考個人狀況及審慎考慮任何基金單位或股份是否適合自己。所有投資均帶有投資及外匯風險,包括所投資本金的可能損失。投資涉及風險,信託基金、股票及任何投資策略的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您應審慎評估及評定任何投資的效益及風險,如有疑問,您應就此諮詢專業顧問。

You may also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