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老蕭

March 27, 2025

回顧老蕭寫過的許多文章,就會發現老蕭常說,進行理財規劃時,長期的投資回酬要打敗通貨膨脹,才能真正實現增長;或至少與通膨持平,才有辦法讓資產保值。但在現實世界中,由於各種金融工具及投資方式的不同,大多數人其實無法切確知曉自己的投資報酬表現如何,哪有沒有一種算法或公式,可以克服這種霧裡看花的處境呢?

More...

讓我們由淺入深,一起來看看不同情境下,該使用的投資報酬計算方式。

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 ROI

公式:  ROI (%) = 投資淨損益 ÷ 總投入成本

假設你將 1 萬令吉存在定期存款,銀行提供 3% 的年利息,滿一年後你的 1 萬令吉變成 10,300 令吉,你的投資報酬率根本不用特意計算,就是銀行所說的 3%,因為 RM300 ÷ RM10,000 = 3%

那假設滿一年後,你的 10,300 令吉,繼續存放在同樣年利息 3% 的定存,但是半年後,因為急用你和銀行提前節約,無法獲得第二年需要滿期才能派發的利息,如此一來,你在總時長18個月用 1萬令吉賺取 300 令吉的回酬,雖然你的總投資報酬率還是 3%,但是究竟你一年是賺了幾 % 呢?

所以,學會計算年化報酬率(Annualized Return),也就是將投資的收益(或虧損)平均分攤到每一年,我們才能更清楚地見到自己的投資績效。

年均復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公式: CAGR (%) = (期末價值 ÷ 初始價值)^(1÷年數)-1

像是上述定存的例子,花了一年半將自己的 1 萬令吉滾成 10,300 令吉,年化報酬率就能用 CAGR 來計算,(10,300 ÷ 10,000)^(1÷1.5)-1 = 2%

再舉一個例子,你在 5 年前投資 1 萬令吉買入一檔美股基金,現在淨資產規模滾成了 15,700令吉,5年來你的 ROI 是 57%,而你的年化報酬率就是 (15,700 ÷ 10,000)^(1÷5)-1 = 9.44%

相信到這裡都還挺直觀,而且用普通計算機就能計算出年化報酬率。讓我們再繼續往前邁進,老蕭用一個很多大馬人都會糊里糊塗購買的金融產品——儲蓄保險來舉例。

見下圖,一位保險經紀向你推銷一份儲蓄保單(Endowment Plan / Saving Plan),首 6 年,你每年償還 RM23,950 的保費,第 7 年開始到滿期第 20 年無需再償還任何保費,滿期時,保險公司推估在表現較好(7%, Scenario A)的情況下,退保時你能獲得 RM270,825;或表現較差(5%, Scenario B)的話,滿期金額為 RM197,770

總投入 RM23,950 × 6 = RM143,700,20年後滾成介於RM197,770 至 RM270,825 的資產規模,那這份保單的年化報酬率是多少呢?很明顯使用 CAGR 就無法進行運算了。

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為什麼不提供公式了?因為對 99% 的人來說都太復雜,從這裡開始我們藉助電子表格工具如 Excel 或 Google Sheets 來計算。

打開電子表格軟件後,如下圖,對照保單的設計方案輸入相應的數字,手動調整滿期金額(RM197,770 及 RM270,825),並在計算年化報酬率的欄目裡,輸入函數公式 =IRR,並框選所有數額。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知道這份(真實的)儲蓄保單,就算回酬表現偏向預估較好的情況,加上各式各樣的紅利,年化報酬率也僅有 2.85%。你可能就要問自己了,利用儲蓄保單來存錢、投資,那還不如把錢存在定存呢。

摸清了儲蓄保險原來看似複雜的回酬計算後,我們再次進階。設想一下,你拒絕了這份儲蓄保單,轉而把錢投入到真正的投資工具如信託基金,你選擇了某檔美股基金,3 年前進行了 1萬令吉的初始投資,在基金顧問的建議下,你還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 1000 令吉,扣款日期設在每個月的 1日。如今淨資產規模滾成了 55,817令吉,那你的年化投資報酬是多少呢?

延伸內部報酬率(Extende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XIRR)

同樣藉助如 Excel 或 Google Sheets 來計算,與 IRR 相比,這一次我們更加詳細地記錄了每一筆交易的日期,如下圖。

原來這樣 3 年內以定期定額的方式,累積投入資金 RM46,000,滾成目前的 RM55,817,你的投資是以年化 10.76% 的報酬率在成長呢。使用 XIRR 的函數來計算年化報酬率,只要交易日期是準確的,若不依照順序填寫其實也不影響計算,而關於正負數的使用,只要記得以下的心法:「每一筆投入,是從你的口袋掏出錢來,口袋的錢少了,所以是負數;每一筆的贖回(賣出),及結算資產規模,是算你有多少錢 已經/能夠 放進口袋,所以使用正數」,就不會混亂了。

學會計算自己的投資年化報酬率非常重要,除了適時評估自己的投資績效,也能了解自己正在接觸的金融產品,是否合乎自己的回酬目標。但要切記,無論是何種金融產品,除了報酬率多寡,我們還必須考慮到投資風險、波動程度、流動性等等,結合這些種種因素,才能做出更加全面的投資決策喔。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5年3月27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About the author 

老蕭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和我一起开启您的理财之路

订阅理财老司机,获得最新资讯的更新通知!

除此之外,老萧也会不时发送一些理财贴士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