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老蕭

January 23, 2025

老蕭曾在過去的文章中,分享過在職創業的主題。開展斜槓職涯,這樣的做法大概是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除了原來的工作收入,也能實打實創造財富的最佳方法(肯定不是依靠多多六合彩的獎金,因為中獎率只有0.000002%)。但根據「八二法則」,能夠發揮斜槓效益的,肯定是其中的少數人,這是為什麼呢?

More...

也許當大家在嘗試各種斜槓職業時,付出了和其他人一樣,甚至更多的精力、時間和努力,但是卻面對回報未如預期的窘境。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斜槓是經紀型職業,從招攬客戶到成交,大家常見的業務流程都是打陌生電話(cold-calling)、獲取預約、對客戶進行簡報講解、完成交易。但是一些經紀,也許是撥電時很快就被陌生人掛電話;或是進行簡報時客戶興致缺缺;或是臨門一腳時總是無法讓客戶完成交易,因此不斷地專研自己的話術、簡報及成交技巧等等。

方法明明是一樣的,技巧再多功夫再足,但是有些人就是較為成功,而自己卻辦不到,那很明顯出問題的不會是方法,而是其他的因素。

最近閱讀了一本來自日本,有趣的財商書籍《誰でもできるのに9割の人が気づいていない、お金の生み出し方》(90%的人都沒發現,但你一定要知道的金錢觀),作者今井孝在書中,分享了7個「賺不到錢的人的思維盲點」,老蕭認為他從根本上解釋了這些無法成功創造更多收入的原因,這裡和大家分享:

  • 盲點#1 「我不具備可帶來收益的創意或產品」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足夠好的點子,或者未能夠提供創新的產品及服務,所以無法以此作為創造收入的來源。說白一點,就是過於輕視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可以提供他人的價值」。有這種想法的人,通常傾向於對外去尋找更多的創意或產品,但卻忽略了自己原來所具備的能力。作者常鼓勵他們重新認識自身的事物,而他們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語言能力、熟練運用科技的技術等等,這些原來「不起眼」的能力,其實都是能夠為他們開創更多的收入。

  • 盲點#2 「以此獲得報酬真的OK嗎?」

作者以一位從事IT支援的工作人士U先生舉例,他從來也無法想象,自己的IT技能在正職工作以外,還能用來賺取額外(且可觀)的收入,原因是,U先生所處的工作環境中,都是擁有相同能力、經驗的IT工程師,「這明明是其他人都能輕易辦到的」,這樣的想法對他來說是根深蒂固。殊不知的是,我們往往只是誤解了,自己的專業與能力其實並不是人人皆會。當我們領悟到這一點,利用自己的專職與能力去賺取額外收入,其實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 盲點#3 「我沒有任何東西提供給比我優秀的人」

許多人認為他們無法為比自己更厲害的人提供任何東西。從前的老蕭也有這樣的迷思呢,在與成功企業家商談基金投資事宜前,會有「對方可是大老闆,我去解說基金投資不知道會不會被批評或嘲笑」的擔心。但老蕭後來發現,在某領域達致成就的人,未必在其他領域都有同樣出色的表現,就像很多生意做得很成功的大老闆,其實並不擅長個人理財與投資。

  • 盲點#4 「還有很多人也能夠做到我能做的事」

人們通常認為,與自己有著相同技能的,大有人在,想要投入競爭,只能在價格上比拼,永遠只想著削價再削價來取得優勢。事實上,在相同的市場中,進行利基行銷(Niche Marketing),也就是找到較少人分一杯羹的客群,並為他們量身打造服務及產品,才是取勝之道。舉幾個例子:專做大型號款式的服飾商、專門清潔廂型車的洗車店、專為中小企業建立網站的網域企業等等。

  • 盲點#5 「不是全面革新的服務那怎麼行?」

「我只能提供與別人一樣的」、「只能模仿他人客戶不會買單」,這樣的想法很常見吧?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創新電點子、獨特見解,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提供前無古人的產品或服務的。沒錯,能夠創造出巨大商機的,多數都很特別;但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開始進行,才有機會迎來更多的創新,或練至成為市場寵兒的「必殺技」。

  • 盲點#6 「還有很多是我不懂的,必須先學會才行」

害怕未知的事物,是人類共同的特征。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不能犯錯,做事必須完美無瑕。擔心客戶的提問無法立即給出準確的答案、為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感到憂心,但我們其實在「上陣」前,是沒辦法百分百預知顧客的提問會是哪些、明天人工智能又能辦到哪些事的,不是嗎?然而,能夠在自己的行業發光發熱的人,事實上並不是全盤了解他們行業所有事的人,而是願意不斷嘗試的人。

  • 盲點#7 「我沒有足夠的經驗或成績」

「我尚未有任何經驗或業績記錄,有人會接受這樣的我的服務嗎?」、「如果我開始提供服務卻收到投訴怎麼辦?」,這樣的憂慮,讓許多人躊躇不前。作者說,無論是任何事的起點,大家都是從零做起的,繼續猶豫,經驗也無法累積;開始起步,才是踏上正軌的方式。

賺不到錢的原因,很多時候處於心態,以及錯誤的思維盲點。從這些盲區中走出來並建立自信,無論放在正職工作、副業或斜槓職涯,都是很好的體悟喔。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5年1月23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

About the author 

老蕭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和我一起开启您的理财之路

订阅理财老司机,获得最新资讯的更新通知!

除此之外,老萧也会不时发送一些理财贴士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