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社交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的「馬中兩國互免簽證,中國攝影團隊低價搶灘大馬市場」新聞,讓許多大馬人,特別是中小企業或自由工作者,感到憂心忡忡。眾所眾知,中國近年經濟狀況非常糟糕,眾多商家倒閉、失業率急速飆升,導致該國產能過剩,加上美中貿易戰2.0開打,大馬政府竟然還在這關頭,將馬中免簽證停留期限延長至90天,當中國商家帶著他們的「內卷」(意即惡性競爭)文化大舉入侵搶生意,大馬人究竟該如何是好?
More...
先說政策層面好了。對於馬中互免簽還延長停留期至90天,老蕭個人覺得,政府這樣做絕非明智之舉,之前停留期僅30天,類似攝影這樣的自由業業者已經紛紛搶灘,中國人到大馬來非法工作搶生意已經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如今還要延長停留天數,根本就是進一步引狼入室。我們的鄰國——泰國,就是前車之鑒,當他們開放中國人免簽游泰60天,就不斷傳出中國人利用遊客身份非法工作的事件,這也導致泰國政府在去年3月檢討並更新簽證政策,將停留期降至30天,而泰國各領域的業者,如今甚至呼籲政府乾脆取消中國旅客的免簽政策。
由此可見,當全世界都在擔心中國將貨物、服務甚至是人傾銷至全世界之時,馬來西亞政府卻反其道而行,除了本地商家會被搶生意,也可能為「黃、賭、詐」等黑、灰色產業進駐大馬大開方便之門。老蕭衷心希望大馬各商會、公會社團可以施壓政府,重新思考簽證自由化計劃(PLV)所帶來的隱患。無論如何,若政府不聽勸,以個人層面來說,我們還是要學會自保之道。
老蕭除了金融、理財的斜槓專業背景,也是在地經商多年的生意人,從過去的從商經驗中,老蕭總結出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其實面對中國商家的激烈競爭,早已不是這一兩年的事,老蕭自己是來自家具零售業,當年初出茅廬之時,就發現總會有只愛撿便宜的顧客,更願意在中國的電商(X寶)處買家具,如果自己一味地以削價來吸引客戶,肯定很難與這樣的對手進行競爭。所以,老蕭的生意可以繼續存活並持續發展,依靠的是:
了解本土細微差別,創造獨特性——選擇代理的家具產品時,作為本地商家,我們應該具備理解大馬居住空間的多樣性、掌握不同族群的家居習慣與偏好、識別本地化的獨特設計元素。相同的思路若放在自由接案工作者(如攝影師)身上,業者就應該多理解本土多元習俗的精髓、掌握在地審美偏好、熟悉富含特色的場景與意義等。
這是大馬商家最大的優勢之一,我們應發揮對本地市場的深刻理解,包括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文化敏感性以及購物習慣 。比起中國商家採用的標準化、製式化(如 RM299 的攝影配套作品,其實大多都是同一模版)的作業方式,我們可加強在產品、服務的客製化,如此一來在傳遞行銷訊息及客戶服務方面,更能引起本地消費者的共鳴。
找出並主導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做生意,最忌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受眾是誰,英語有句俗諺,‘If you're selling to everyone, you're selling to no one‘,意為當你想對所有人行銷,你很可能只會迎來失敗。像是老蕭經營的利基市場,家具業面向的是喜愛環保原木材質、簡約風格的目標客戶;理財老司機的讀者,則偏向於小資族及新手父母,會有這樣的設定,是因為老蕭最能了解他們的具體問題、偏好和價值觀。
再以攝影師為例,老蕭能想象到的利基市場,包括專精於不同文化、慶典、商業、個人等風格,找出這些需求未被滿足的細分市場,發揮自身的優勢並提供高度客製化的產品及服務和精準的行銷 ,就能比只懂得削價競爭的對手,處在更優越及舒適的位置。
在如今這個政治、經濟高度動盪的時代,政府的決策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老蕭實在不願意見到自己的祖國及同胞(馬來西亞及大馬人),因為政府選擇親近某個大國,而讓國人在不公平的激烈競爭中吃大虧。但與此同時,老蕭也相信大馬同胞們,在面對外在威脅時並非毫無勝算,我們畢竟擁有根植於本地市場的獨有優勢,若能善加利用,便能構築起有效的競爭壁壘。
此文章原文刊登於《東方日報》「龍門陣」2025年5月1日《理財開路》專欄,由理財老司機撰寫。原文鏈結在此
老蕭是馬來西亞理財規劃師協會(FPAM)及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的認證會員,身兼單位信託顧問、私人退休金顧問、理財部落客的斜槓一族,擁有國際認證高級理財顧問(CFP TM)資格。